人民網(wǎng)首爾4月17日電 (劉陽) 16日上午,天氣陰沉沉的,依然繁忙的首爾市中心,熙熙攘攘前來參觀的人群,首爾市廳前的廣場上,零零散散的工作人員在搭建著臨時的演出臺,還有周邊一個個白色的帳篷,首爾市廳上高掛著白色醒目的標(biāo)語“我們不會忘記”和熟悉的黃絲帶。4月16日,是個特殊的日子,今年的這天,“世越號”已經(jīng)離開我們整整一年了。
一座祭奠“世越號”犧牲者的小型靈堂在首爾光化門前悄悄搭起。伴著飄飄灑灑的春雨,依然讓人覺得微冷,但這些也都未能阻止前來慰祭已經(jīng)逝去的孩子們的腳步。也仿佛只有這樣的天氣,才更陪襯著人們臉上難掩的悲傷表情。整整一天了,陸陸續(xù)續(xù)的行人和一些得知消息后專程來探望的人們,在簡陋卻莊重的靈堂前排起了長長的隊,一把把五顏六色的雨傘,就像這春天開的正旺的鮮花,也像靈堂里照片上孩子們的微笑。大家默默地為“世越號”事件中逝去的這些孩子上香,沒有很多語言,因為大家早已心照不宣,“我們不應(yīng)忘記,我們不會忘卻,我們將永遠(yuǎn)銘記在心中”。
一年來,他們的父母,親朋,甚至來自全國的未曾相識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,為了不讓韓國政府,不讓韓國社會忘卻和沖淡對他們的記憶和愧疚,一直在同一個地方,用著各種方法默默地努力著。大學(xué)里的大字報和公眾欄里,一只只醒目的黃色小船;站在繁華的街邊、廣場、公園里號召路人參加聯(lián)名活動的社服人員;政府門前,議會門前,總是能夠看到醒目的“不會忘記”的標(biāo)語,還有那能讓人隱隱作痛的黃色絲帶。
一年里,有人默默無語,有人悲憤激昂,但無論任何語言,都無法安慰這些幼小的靈魂和失去他們的父母。一年里,在韓國還流傳著不少關(guān)于“世越號”真實的故事,這些故事,被無限地重放,聽著故事而流下的眼淚也在繼續(xù)......
檀園高中(音譯)2年級的女學(xué)生金友敏(音)的遺體于去年“世越號”失事的8天后被打撈上來,他的父親在確認(rèn)女兒的遺體后,收領(lǐng)到了女兒的遺物。金友敏的學(xué)生證,還有被海水浸濕了的6張1萬韓元(約353元)的紙幣,他不禁失聲痛哭。金友敏的父親在親著的名為“無能的父親”的文章中說,“女兒臨行前,我給了她6萬元作為零用錢,對并不算富裕的我們家來說,這是敏兒拿過的最多的零用錢??墒?,這6萬元錢卻浸濕了海水回到了我的手中?!?這錢對于17歲的敏兒來說,蘊藏了什么夢想呢?她有著多少對這些錢的計劃和期望?她會用這些錢給爸爸、媽媽、爺爺、奶奶買回什么樣的小禮物呢?或許,她只想要攢下來這些錢?敏兒留給我們的只是無限的猜想......
“世越號”縱然選擇在這櫻花盛開的季節(jié)離去,它承載著我們多少的期待與感慨,帶走了我們多少的牽掛與思念,卻留給了我們多少的失望和等待。“世越號”的一周年祭,當(dāng)我們再來到這個港灣,用目光撫摸著這片海面,同樣的感慨萬千,卻也換不回現(xiàn)實一絲的改變。一年后,我們?nèi)匀辉谶@片海邊等待,在這兒呼喚著你們的名字,也在原地為你們祈禱,愿你們的世界,永遠(yuǎn)都是美麗的春天。